软件测试是保障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,与之相关的主要标准包括软件质量标准,软件测试文档和技术标准,软件测试工作量和成本估算标准。
软件质量标准主要解决了软件产品质量如何评价,怎么评价的问题;
软件测试文档,过程,和技术标准则是支撑软件质量中各质量特性及测试的取值和评价,并给出了相关的测试过程,测试文档以及测试技术;
软件测试工作量和成本估算标准从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角度,给出了测试工作量及价格的量化方法。
我国现行的软件测试国家标准主要包括:
GB/T38634.1 -2020《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测试 第1部分 :概念和定义》
GB/T38634.2 -2020《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测试 第2部分 :测试过程》
GB/T38634.3 -2020《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测试 第3部分 :测试文档》
GB/T38634.4 -2020《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测试 第4部分 :测试技术》
GB/T15532 -2008《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》
GB/T138639 -2020《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组合测试方法》
软件测试依据GB/T 25000.51-2016,从功能性、易用性、可靠性、可移植性、维护性五个质量特性进行测试并给予评价。
功能性:验证软件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,以及软件的功能是否能够正确实现。测试人员需要设计一系列测试用例,涵盖软件的所有功能模块,确保每个功能都能正常运行,并且符合设计要求。
易用性:评估软件的易用程度,包括用户界面的友好性、操作流程的简洁性等。测试人员需要模拟真实用户的行为和需求,检查软件是否易于学习和使用。同时,还需要对软件的帮助文档和用户手册进行测试,确保用户可以方便地获取和使用这些资源。
可靠性:评估软件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,包括长时间运行、高负载情况下的表现等。测试人员需要设计一系列压力测试和异常测试,模拟各种异常情况,检查软件是否能够正确处理和恢复。同时,还需要对软件的容错机制进行测试,确保软件在遇到错误或异常情况时能够正确处理。
可移植性:评估软件在不同平台、操作系统和硬件环境下的可移植性。测试人员需要检查软件的跨平台性能,确保软件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正常运行。同时,还需要对软件的配置文件和数据格式进行测试,确保在不同平台上可以正确读取和写入数据。
维护性:评估软件的代码质量和可维护性,包括代码结构的清晰度、注释的完整性等。测试人员需要检查软件的代码结构和逻辑流程,确保代码易于理解和维护。同时,还需要对软件的文档进行测试,确保开发人员可以方便地查阅和理解文档。
兼容性:评估软件在不同版本、不同配置下的兼容性。测试人员需要检查软件在不同设备、浏览器、操作系统等环境下的兼容性,确保软件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。同时,还需要对软件的升级和降级进行测试,确保软件在升级或降级后可以正确运行。
信息安全性:评估软件的信息安全性能,包括数据加密、用户隐私保护和网络安全等方面。测试人员需要检查软件的数据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机制,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。同时,还需要对软件的权限控制进行测试,确保不同用户只能访问其具有权限的功能模块。
性能效率:评估软件的响应速度和处理速度等性能指标。测试人员需要设计一系列性能测试用例,包括单线程和多线程测试,模拟大量的用户请求和数据量较大的操作等,检查软件的响应时间和资源利用率等指标是否达到预期要求。同时,还需要对软件的性能优化进行测试,确保软件在优化后可以显著提高性能指标。
广东赛辰检测服务股份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020-32200125
邮编:510663
地址:广州市黄埔区彩频路9号5楼